材料學院納米材料與技術團隊劉曉旭教授近日在Springer Nature旗下的國產頂級期刊Electrochemical Energy Reviews (影響因子28.9,該期刊為目前國內影響因子最高期刊)發(fā)表題為“結晶與缺陷對層狀純碳材料儲鉀的影響”的綜述論文(Effects of Crystallinity and Defects of Layered Carbon Materials on Potassium Storage: A Review and Prediction),我校劉曉旭教授、大連民族大學郭海副教授、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申澤驤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,陜西科技大學為第一作者和第一通訊作者單位,這是我校首次以第一作者和第一通訊作者單位在該期刊發(fā)表論文,該論文的發(fā)表極大地提高了我校在碳基能源材料領域的國際影響力,同時代表著我校的國際合作取得了新進展。
本文以碳層的結晶與缺陷為明線,以儲鉀的熱力學與動力學規(guī)律為暗線;整理了現(xiàn)有文獻中的微結構和儲鉀性能的系統(tǒng)數(shù)據(jù),建立了儲鉀構效關系數(shù)據(jù)庫;以碳層的結晶與缺陷去打通石墨、硬碳、軟碳、可膨脹石墨、石墨烯、RGO的材料界限,獲得相對普適的儲鉀機制與構效關系認知;最后利用現(xiàn)有文獻中的儲鉀構效關系數(shù)據(jù)庫,計算機機器學習,預測了實驗中沒有被制備的合理微結構的純碳材料的儲鉀性能。
(https://link.springer.com/article/10.1007/s41918-021-00114-6)
新聞小貼士:
劉曉旭,陜西科技大學材料物理系主任,教授,博導。2014年入選哈爾濱市青年創(chuàng)新人才支持計劃,2015年入選黑龍江省普通本科高等學校青年創(chuàng)新人才培養(yǎng)計劃;2016年獲得黑龍江省留學歸國人員擇優(yōu)資助(特別資助),2017年經公開答辯,主持的青年基金被國家自然基金委工材五處授予優(yōu)秀結題項目,2018年入選陜西省“青年高層次人才”計劃。曾留學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2年,哈爾濱工業(yè)大學博士后,國家自然基金評審專家(工材2處與5處)。近幾年來承擔與完成國家級與省部級科研項目15項。申請及授權發(fā)明專利20余項,企業(yè)轉化4項。研究成果獲得黑龍江自然科學二等獎與技術發(fā)明一等獎各1項。目前,擔任Nano energy、ACS nano、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、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等多種國際期刊審稿人。期刊《Frontiers in Materials》的客座編輯,中國電工學會青工委委員、電子元器件關鍵材料與技術委員會委員。
納米材料與技術團隊:納米材料與技術研究團隊,主要從事納米催化與能源材料的設計與制備、綠色功能陶瓷及裝飾材料制備與應用,新型納米復合材料可控制備、表面修飾及其光驅動抗菌性能研究、金屬有機骨架傳感器的定向設計與應用、有機質文物保護材料與技術等方面的研究工作。目前研究室有教授3名,副教授1名,高級實驗師1名,講師2名,博碩士研究生30余名,研究室理念先進,科研設施齊全,在納米材料的設計與開發(fā)應用方面成果顯著。團隊獲得陜西省科學技術獎等科研獎勵7項,在《Advanced materials》《Nano energy》《ACS Nano》《Small》等國際期刊上發(fā)表學術論文300余篇。
(核稿:王卓 編輯:郭姍姍)